close

_DSC0873.jpg   

身為文化人的一份子(有嗎?)

今天我要為大家介紹一門傳統工藝

為了可以寫得更身歷其境 我便報名了一項傳統工藝的手作課程

地點在萬華剝皮寮

 

這項傳統工藝叫做"漆線" 

不免俗介紹的文章這種這麼深入的就交給老天(維基大神吧!)(膜拜

:

漆線雕是用精細的漆線,以特殊的製作方法纏繞出金碧輝煌的建築、栩栩如生的人物以及衣飾花紋,以民間傳統題材為主,如麒麟、雲水、纏枝蓮等。它是用油漆加粉末製成細如髮絲的線條,在胚體上堆成各種浮凸的圖案,然後貼飾金箔,使之更加富麗堂皇。

製作漆線雕有以下幾道工序:

  • 備料:漆線雕的材料採用天然大粉等多種材料混合而成。磚粉經與天然漆等材料混合後,經過幾個小時的捶打,就形成象麵糰一樣軟硬適中,可搓、可塑的漆線團料。
  • 搓線:為了表現各種圖紋、形狀,用特別的搓板,由手工搓成各種粗細不同的柔軟而且有彈性的漆線。
  • 盤繞形體:以連綿不斷的線緊密地盤繞,做出層次豐富而繁複的紋樣,並且重重疊疊,在光照下極為立體,以線條極盡精微地表現出捲雲、柔水、繁花、纏草,令人嘆為觀止。
  • 表層貼金:將金箔貼在已繞出的紋樣的漆線上。

 

不知道為什麼只找到漆線雕 不過大同小異大家就湊合著看吧(挖鼻)

這項工藝用在宗教藝品上比較多 舉例說神像之類的

這我以前在電視看介紹覺得其實不難應該就像擠奶油那樣擠上去吧

但是代誌不是憨人所想的那麼簡單(指旁邊的人)

真正的作法是把漆線 黏上去的精細工藝啊!!!

_DSC0880.jpg  

這是白膠加上獨門配方(我亂講的)專業黏著劑

老師一開始發給我們一人一塊夾板 板子上印製仙鶴圖

讓大家依樣畫葫蘆地黏上去這樣

這是製作的過程 

_DSC0874.jpg  

通常是左手拿漆線右手拿竹刀(切斷漆線用的) 

然後只有一個小時 沒做完就要被打巴掌(當然是假的) 

_DSC0872.jpg

真的看起來沒有想像中的容易啊!!(歪么么) 

看大家聚精會誰的在做 完全都沒有要給我拍一張啊(但是其實我不認識他們) 

還有年輕師傅來只到我們操作的過程 

其實一個小時根本不夠

雖然我不僅完成 還讓老師傅替我加了一朵祥雲(如主圖所示) 

_DSC0879.jpg  

既然大家想看那我再放一次(自問自答)

_DSC0873.jpg   

看完了新手中的資優生的作品

再來看老師做的 

_DSC0876.jpg

漆線工藝真的很難啊 

這些線居有黏性彼此就會黏再一起 拉扯又會變細

當場呈現一種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窘境(我誇張惹) 

_DSC0877.jpg

 

年輕師傅說我做的相當工整

髓然表面說還好 但是其實內心相當爽(都自己說出來了) 

_DSC0878.jpg

漆線上完在塗上剛剛那個黏著劑  薄薄一層 

讓他們更牢固就完成的前置作業

 

為什麼說是前置作業?因為這還是半完成品剩下還有上彩 還有安金(貼金箔)的過程

但是課程只到此為止  我想應該建議做一套流程才對  不然半成品也不能裱框啊 

這次做得這個仙鶴圖示以前官員的官補  又可稱之為補子(仙鶴圖騰已是一品文官)

繁雜解釋再請維基大神

:

補子又稱胸背,簡稱,指中國明朝清朝朝鮮王朝、越南黎朝阮朝琉球國官員服裝上,位於胸前和背後的方形裝飾。不同等級的官員補子的圖案不同,而文官和武將的補子又不同。文官的補子的圖案用飛禽,武將的的補子用猛獸,成語「衣冠禽獸」即來源於此。綉官服上的補子,是識別官員等級的一種標識。補子隨官職而存在,且受到朝廷的限制,不能大量製作。因此有極高的工藝價值和歷史價值。如今,它已成了一種珍貴的文物藏品。

_DSC0882.jpg

這裡也可以看到許多老師的精心工藝 

向這個喜鵲戲牡丹(我亂取的)

雕刻的相當的精緻啊!!!!!! 

_DSC0883.jpg

連花蕊都刻出來可以我拍的爛爛的(哀傷) 

 

_DSC0884.jpg

 

 

_DSC0885.jpg

我覺得這個活動的本質是相當不錯的但是就是太短如果真的有心要把老舊工藝傳承下去 

應該要一個完整一點的課程

而不是點狀式的學習 僅只學習皮毛卻不到精髓

 

等我整個完成我再來po一篇給大家看

這篇好有學問 我真是佩服我自己

P.S.還有我的手藝(硬要提)

因為我同學做得比較慢由~~(抖腿) 

_DSC0886.jpg  

主辦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策展執行:天晴設計事務所 


檢視較大的地圖 

 

 

arrow
arrow

    爛泥迪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