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介紹二十四節氣
中國人以農立國 所以關於種植作物的時機也是相當講究的
也因為如此發展出細分春夏秋冬的二十四個節氣 並因應節氣種植不同的農作物
在工商業社會並沒會特別去細看農民曆上面的標誌
畢竟靠天吃飯的行業不多 但是都缺一不可的
在中國人多神信仰的習俗中 總是將萬物擬人化
關於二十四節氣也發展出二十四位節氣神去掌管大地生物作息
但是以這理論觀點還是無法更切確的得知為何諸位神仙的長相的由來
我第一次注意到這個圖騰是在"北港朝天宮"的門板上
是由已故傳統畫師陳壽彝彩繪 我第一次看到真的蠻喜歡的
因為實在是太活靈活現了 我個人又蠻愛畫古裝的
我就不把原圖放上來了這樣我不敢放我臨摹的圖案(害羞)
我蠻喜歡廟宇裡面的博古圖騰 形態優美 語意深遠
你如果沒有細看真的很難去察覺體會 當然!
前提是你歷史成語要很好(得意抖腿)
我之前會注意到是因為我看到其他格友在介紹廟宇的裝飾物 然後我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
每一寸都有與於他自己的故事 這件事真的很驚人
讓我相當感佩匠師的功力啊!!! 有機會大家也去看看用藝術的角度去感受一下
再來是引用文章讓大家瞭解一下
文:陳秀珠
<東港采風>期刊的所有內容版權屬於東港鎮文史學會。
立春神 2014(國2/4~18)(農1/5~19)
立春:陽曆二月四或五日,立春為一年的第一個節氣,此時農民開始播種,古時有迎春打春牛的習俗,
意在鞭策休息一個冬天的耕牛要打起精神開始耕田。民國三十年政府將此日訂為農民節,可見立春對農民而言意義非凡。
南隆宮的立春神為文官扮相,這是
源自古禮立春之日,百官於此日皆服青幘、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人於門外,以示兆民。故以文官為立春神。
補充:其實我的觀察大多都是相仿的造型 畢竟好的作品被引用也是相當自然
當然我是不知道誰先誰後但是各有特色啦 我這是臨摹"北港朝天宮"立春圖騰
說完正經地在來說一些不正經的(本性顯露出來)
沒辦法我看到有人在打瞌睡跟快轉(指)
今年的年假實在是太短了啦
根本不夠塞牙縫啊(嘖嘖嘖)
還有聽到有人在說影響經濟!<<小老百姓能影響甚麼咧??
我太愛假期了有點失態了
然後大家也知道上班族真的是很易怒 看到甚麼都憤怒(憤世嫉俗的態度)
尤其看到學生們在那吵鬧真的想要用力給他一掌啊<<好偏激啊我
這張是最近粉絲團那裏的小篇漫畫
喜歡的捧游可以加入點讚嗎????
臉書搜尋:爛泥迪爾 久摳億~
絕對不會手忙腳亂的
希望這春神趕快來不然真的好冷啊冷到都不想上班(還是乖乖去了)
我好恨我自己啊!!!(槌大腿)
大家請好好保暖別感冒了
聽說加入爛泥迪爾粉絲團不會感冒 還不趕快試一下(馬上被健保局抓去關)
最後補充一下正月十二的習俗給大家
十二漏屎:
人們自除夕開始,一直到這一天,每天都是吃一些油膩的東西,吃壞了肚子。
十二搭燈棚:
從即日起人們開始準備慶祝元宵佳節,選購燈籠,搭蓋燈棚。有童謠雲:“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燈。”
烤火節
在石家莊南部一些地區,至今還保留沿承著正月十二[有的為正月初十]烤柏火的風俗習慣。黃昏時分,人們在自家門前,點燃柏枝,煙霧中瀰漫著一股清香,一家老幼圍坐火邊,謂曰:烤柏火。
烤柏火寓意為“敗禍”,可以避瘟驅邪,人們將不用的舊家什,統統燒掉,用燒後剩餘的柏枝雕成“柏鎖”,繫上繩子,挂在嬰兒脖子上,以求長命百歲。
諧音“烤百火”“烤百齡火”,孩子們走街串巷奔走各家,烤百家火,不生百病,一年無災無恙。
“燒個墩,生個孫。”“燒個板凳,領個雙生”是人們烤火中新的寄託。
正月十二 在揭西灰寨高龍村 每年都在這一天拜三山國王
初十就是神出宮 長老帶領著新婚新丁(就是去年剛結婚的和剛生小孩的)把老爺請出宮。
正月十二那天早上八點左右村裏年輕人要到祠堂門口集合。大家抬神巡村要走遍村裏的每一個角落
大家就敲鑼打鼓放鞭炮跟舞獅子 到中午才結束 到下午2點全村人集合大家把家裏的桌子抬到祠堂那邊 把自己家的貢品都擺上 樣子到下午4點才結束 晚上就放電影給神看 。
過老鼠節
傳説,正月十二是老鼠娶媳婦的日子,也有的説這一天是老鼠的生日,於是人們圍繞著老鼠創造出各種各樣“節目”,不但表達了老百姓對老鼠的憎恨,還驅趕了父老鄉親們一年的辛苦勞累。
早上敲遍墻角旮旯
“打、打、打旮旯,十個老鼠九個瞎,留下一個撥眼的,眼里長個蘿蔔花!”正月十二早上太陽還未升起來,徐莊村各家各戶的大媽、大嬸們就帶著孩子們嘴裏一邊念叨著,一邊手拿著木棍敲打著可能藏老鼠的地方,土坑的坑洞裏、墻角的老鼠洞裏、墻根的磚縫裏、木櫃底下的布鞋裏、牲畜棚裏、柴房裏、廁所裏……凡是屋子裏旮旯都要敲打個遍。
藏剪刀
早飯過後,該村各家的媳婦姑娘們都要把平時用的剪刀藏到抽屜裏、褥子底下,而且還要用紅繩或紅綢把剪刀捆包起來。據徐莊的村民們説,老鼠節這一天大人孩子都不能用剪刀,只要聽不到剪刀的“喳”聲,家裏一年就聽不到“喳喳”老鼠嗑東西的聲音。媳婦姑娘們將剪刀藏起來,就是怕孩子們拿到剪刀玩耍。
收舊鞋
同時,各家各戶的孩子們背著筐頭挨家挨戶收舊鞋,村中的老百姓也樂意把 “邪”( 鞋)送出去。平時,該村老百姓將穿壞了的舊鞋不當作廢品賣掉,而是專門等到老鼠節這天給上門收舊鞋的孩子們。據徐莊村村民韓大為大爺介紹,老鼠除了打洞外,還習慣藏在人們不穿的舊鞋裏做窩、生育小老鼠。孩子們被收到的舊鞋再壘成老鼠洞的形狀燒掉,象徵著將各家各戶的老鼠“一窩燴”。
捏老鼠嘴
在中午家裏要包餃子,包成的餃子要捏成老鼠模樣的,有嘴、有耳朵、有尾巴,還用綠豆當作眼睛,捏成的餃子簡直就是一隻只老鼠非常逼真,儼然是一件件面塑藝術品。這天,家家戶戶之所以包餃子,是因為包餃子就是“捏老鼠嘴”,把老鼠嘴捏死,老鼠就不能“喳喳”嗑東西了,“一年家中沒有老鼠”。
燒老鼠洞
正月十二這天,孩子們將從各家各戶收來的舊鞋找個寬敞的地方壘成“老鼠洞”。其實壘“老鼠洞”也有一定的學問。
據韓大爺介紹,“老鼠洞”要成“口”字狀,原來先放上兩個土坯(現在已換成磚)留有通風口,“口”字中間要豎起兩三棵芝麻桿,這樣“老鼠洞”被點燃後便於燃燒。土坯上面再圍著芝麻桿交錯著放上舊鞋,用舊鞋壘成的“老鼠洞”有的足有2米高。
天剛黑下來,壘成的一個個“老鼠洞”伴隨著震耳的鑼鼓聲開始被人們點燃,孩子們圍著從“老鼠洞”冒出的熊熊火焰手舞足蹈,頑皮的孩子們還不斷將手中的一個個小鞭炮投向火焰……“鞋”與“邪”同音,有燒邪、祛邪的寓意。同時,大人們將準備好的爆竹點燃,瞬間爆竹聲響成一片,“讓沒有被燒死的老鼠嚇得屁滾尿流!”
“老鼠洞”漸漸被火焰吞沒,慢慢地火焰的黑煙也漸漸地散去,大人孩子們不但在火上可以烤手而且紛紛從家中拿來棗花(一種類似花卷的麵食,上面帶有兩個小棗)用鐵棍穿上在火焰上烤……等棗花烤好後,顧不上是臭還是香,孩子們便紛紛爭搶著吃,一個個吃得不亦樂乎。火光照著孩子們的臉,個個都興奮異常……
韓大爺告訴記者,孩子們收來的舊鞋中不乏有塑膠底子的鞋,壘“老鼠洞”時將這類鞋挑出來壘成“老鼠洞”,因為這樣的“老鼠洞”在燃燒時有異味、有毒,烤好的棗花不能吃。韓大爺説,烤棗花要等到濃煙沒有時,否則,烤出來的棗花上有許多黑煙灰也不能吃。
韓大爺還告訴記者,用“老鼠洞”的火焰烤好的棗花,人們吃了後不但能治“噎食”(相當於現在的食道癌)還能治療“倒食”(相當於現在的胃癌),用“老鼠洞”的火烤手不凍手。同時,壘“老鼠洞”用的土坯被不能生育的媳婦拿回到家放在坑頭上當枕頭用還能治療不孕不育。“老鼠洞”被燒成的灰也紛紛被人們帶回家中,這灰能治牲畜“打了膀子”等外傷。
吵老鼠耳朵、嚼老鼠眼
正月十二的晚上,家家戶戶都習慣喝小米麵或玉米麵粥,意思是“迷老鼠眼”讓老鼠看不清東西。而且晚飯後,人們還要炒花生,意思是“炒(吵)聾老鼠的耳朵”。同時,因為花生和老鼠的眼睛很像,吃花生也叫嚼老鼠眼,意思是“讓老鼠變瞎”。總之,在老鼠節這天,父老鄉親都針對老鼠想法各種各樣的辦法,可見老鼠是多麼的不受歡迎呀!
http://big5.china.com.cn/info/2014-01/23/content_312843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