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Untitled 1.jpg

大貓熊學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屬於食肉目熊科的一種哺乳動物,體色為黑白兩色。貓熊是中國特有種,現存的主要棲息地是中國中西部四川盆地周邊的山區。全世界野生大貓熊現存大約1590隻左右,由於生育率低,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中評為瀕危物種,為中國國寶。大貓熊被譽為生物界的活化石[2]

大貓熊黑白相間的毛色使其深受人們喜愛,在1961年世界自然基金會成立時就以大貓熊為其標誌,大貓熊儼然成為物種保育最重要的象徵;大貓熊也是中國作為外交活動中表示友好的重要代表。

 

名稱溯源[編輯]

古籍所記載的許多動物或神獸可能指的是貓熊,比如:食鐵獸竹熊白羆花熊華熊花頭熊銀狗峨曲杜洞尕執夷猛豹猛氏獸[3]

在中文裡,熊貓貓熊都是近代用語,不是古代用語。1869年法國天主教傳教士譚衛道在四川寶興縣鄧池溝認識了貓熊後,給「貓熊」定名為「黑白熊」,歸屬於熊科[4]。貓熊(panda)這個名稱其實是小貓熊(lesser panda,也稱火狐firefox、紅貓熊red panda)先取得的,貓熊科的學名Ailuridae便是取自於小貓熊的學名Ailurus fulgens。大貓熊(giant panda)的稱呼原是相對於小貓熊而命名的,但是大貓熊遠比小貓熊有名,所以單講「貓熊」時,漸漸變成專指大貓熊。1915年編成、1935年出版的《中華大字典》「熊」之(三):「貓熊,獸名,似貓而善升木。」從所附貓熊圖看,指的是小貓熊。(見1978年重印本,第935頁。)但是1938年出版的《辭海》「貓熊」條稱:「獸名,產新疆;……距今六十年前,為法國科學家比利大衛氏所發現」(見1980年重印本,第1849頁。)。「貓熊」、「貓熊」之爭早在1915—1938年之間就發生[5]熊貓一詞在中國大陸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都是最常用的稱呼;但是臺灣人說法稱貓熊,採用專名在前、通名在後的漢語命名慣例,意思是像貓的熊科。幼齡的大貓熊應稱為「幼齡期貓熊」或「貓熊幼崽」,而非小貓熊,因為小貓熊為另一物種。

物種信息[編輯]

分佈[編輯]

歷史上絕大部分貓熊化石是在當時500-700米的海拔發現的,現在因為人類的緊逼,貓熊已經退縮到海拔1500-3000米的落葉闊葉林針闊混交林亞高山針葉林帶和亞熱帶的山地竹林內。貓熊棲息地主要分佈在中國陝西南部、甘肅四川廣州大行政區的牡丹山區。

大貓熊的祖先是始貓熊Ailuaractos lufengensis),這是一種由擬熊類演變而成的以食肉為主的最早的貓熊。始貓熊的主枝則在中國的中部和南部繼續演化,其中一種在距今約300萬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現,體形比現在的貓熊小,從牙齒推斷它已進化成為兼食竹類的雜食獸,此後這一主支向亞熱帶擴展,分佈廣泛,在華北、西北、華東、西南、華南以至越南緬甸北部都發現了化石。在這一過程中,大貓熊適應了亞熱帶竹林生活,體型逐漸增大,依賴竹子為生。在距今50-70萬年的更新世中、晚期是大貓熊的鼎盛時期。現在的大貓熊的臼齒發達,爪子除了五趾外還有一個「拇指」。這個「拇指」其實是一節腕骨特化形成,學名叫做「橈側籽骨」,主要起握住竹子的作用。美國生物學家史蒂芬•傑伊•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關於這個寫過一篇散文,後來又用《貓熊的拇指》作為一部散文集的名稱。

分類學[編輯]

根據DNA,目前大貓熊通常被歸類為熊科[6]貓熊科[7]小貓熊浣熊歸類為浣熊科

由於大貓熊和小貓熊都兼有熊和浣熊的特性,也與這兩個科的動物有著明顯的差異,牠的科學分類一直有爭議,有人提議把大貓熊單列為貓熊科來解決這個問題。即使用現代的基因測試技術,對不同的蛋白或核酸進行比對可能得出大相徑庭的結果。因此大貓熊的分類至今仍有很大的爭議,詳見貓熊科。現存生物中,與大貓熊最接近的生物,是位於南美洲眼鏡熊[8]

《美國哺乳動物學雜誌》2005年第四期發表論文,將大貓熊分為四川大貓熊秦嶺大貓熊兩個亞種。其中秦嶺大貓熊為1964年北京師範大學鄭光美教授首次提出,而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方盛國教授等人的研究使這一說法得到國際承認[9]

2009年12月13日,大貓熊基因組測序研究項目完成。本次測序涉及了大貓熊的21對染色體上的2萬多個基因。研究結果顯示,大貓熊是熊科的一個種,並且與已完成基因組測序的物種中的基因組最接近。[10]

外形特徵[編輯]

大貓熊體型肥碩似熊,但頭圓尾短,頭部和身體毛色黑白相間分明。其體長約120-180釐米,尾長約10-20釐米,體重約60-150公斤。頭圓而大,前掌除了5個帶爪的趾外,還有一個第六趾。軀幹、尾巴是白色,兩耳、眼周、四肢和肩胛部全是黑色,腹部淡棕色或灰黑色。

目前已知的大貓熊的毛色共有三種:黑白色、棕白色、白色。四川大貓熊的頭大而且長,牙齒小,更類似於熊,胸斑黑色、腹毛白。秦嶺棕色大貓熊亞種的頭圓,頭骨小,牙齒大,更近似於貓,胸斑為暗棕色、腹毛棕色。秦嶺白色大貓熊亞種眼圈、四肢下部外,從耳朵、肩胛到整個胸脯,均為白色。

習性與繁衍[編輯]

習性[編輯]

大貓熊喜歡獨居,每隻大貓熊有單獨的活動區域。除發情期外,常過著獨棲生活,晝夜兼行。巢域面積為3.9-6.4km2不定,個體之間巢域有重疊現象,雄體的巢域略大於雌體。雌體大多數時間僅活動於30-40公頃的核域內,雌體間的核域不重疊。

飲食習慣[編輯]

貓熊和別的熊一樣是雜食性動物,處於從食肉動物到食草動物過度的階段。主要食物是竹子,野生的貓熊會吃草、野果、昆蟲、竹鼠、牛羚、甚至附近村落裡養的羊和垃圾堆的剩飯菜。[11],大貓熊像人類一樣的大拇指能幫助抓握竹竿,強而有力的雙顎及後方扁平的臼齒能讓牠們咬碎竹子堅韌難嚼的纖維,胃中一層厚厚的黏膜能防止牠們的胃被竹子尖銳的碎片劃傷,但貓熊沒有像其它草食動物一樣的牙齒和「纖維消化細菌」來幫助消化和吸收植物中的纖維和養分,因此貓熊每天要吃15-20公斤的竹子才能攝取足夠的營養,基本上每天至少要進食高達體重40%的食物量,並花費超過十三小時以上時間進食。

大貓熊不愛吃肉的原因[編輯]

科學家認為:「大貓熊具備肉食動物的生理特徵卻不以肉為主食」,是因為一個名叫「T1R1」的基因失活了,造成貓熊無法感覺肉類的鮮味。[12][13][14][15]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7%86%8A%E7%8C%AB

剩下的大家自己去看吧(攤手)

Untitled 2.jpg  

最近全台颳起了圓仔這隻小貓熊的旋風

各家媒體都大陣仗的紀錄圓仔的一舉一動

 

說真的最近的新聞真是投其所好到一個不行

哪個是當紅炸子雞就拼命的報導

猶如疲勞轟炸一般

 

開始報到颱風天圓仔會不會怕啦(明明眷養在室內啊)

 

圓仔開始半開眼

 

圓仔及時APP

 

圓仔大陣仗的醫療團隊健康檢查

 

圓仔睡的不答不七

 

圓仔打哈欠

 

圓仔的前世今身

 

圓仔的命運

 

圓仔開始講話(疑!?)

 

總之這真的是媒體的一貫作風

 

看久了真的覺得很膩就是了

 

像之前的許多弊案醜聞社會議題

 

話題一過就棄之如敝履

大家久而久之就被迫吸收了許多其實跟我們沒有甚麼關係的新聞內容

 

油電雙漲這樣就這樣悄悄被帶過了

 

這樣真的很讓人無奈啊

有時候也會懷疑是不是有心人士為了要掩蓋一些事情然後把沒必要的新聞放大再放大好掩人耳目

 

 

 

 

 

 

說實在話知道圓仔這麼多對我的生活還真沒甚麼幫助

 

但是如果說可以苦中作樂 這點我是相當同意的!!!(好逼燦啊)

 

 

 

 

 

但是大家別忘了!!!!

 

 

 

 

 

 

 

 

 

 

 

 

 

 

 

 

 

 

 

 

 

 

 

 

 

 

 

 

 

 

 

 

 

 

 

 

 

 

 

 

 

 

 

 

 

 

 

 

 

 

 

 

 

 

 

 

 

 

 

 

 

 

 

 

 

 

 

 

 

 

 

 

 

 

 

 

 

 

 

 

 

 

 

 

 

 

 

 

 

 

 

 

 

 

 

 

 

 

 

 

 

 

 

黑白的動物還有很多啊!!!!!!

 

 

 

 

 

 

 

 

 

 

 

Untitled 3  

 

大家知道台灣黑熊最近也升小寶寶了嗎??

我覺得(我沒看新聞)他的醫療團隊一定比圓仔小很多很多

 

台灣黑熊也是保育類的動物啊!!!

但是待遇卻很不同

 

還有最近害怕自己會失寵的馬來膜(哈哈哈)

 

 

 

 

大家也關心一下他們吧!!!!

 

對了之後後面會貼上臉書上傳的極短篇小漫畫

大家也可以去點個讚"發露一下"

 

 


 

 

 

 

 

 

素肚事件大家都聽過嗎?(羞紅了臉)

好險我沒有吃這個的好習慣啊

Untitled 6.jpg  

arrow
arrow

    爛泥迪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